Introduction to Marine ScienceA7
Instructoryiing-jang, yang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Physical Oceanography Division
Credits2
Last Offered Semester113-2

Average Rating


 Quality
2.8
 Easy A's
4.0
 Freedom
3.5
 Workload
3.0

Not offered this semester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Course Contents
第1週 2024/09/06 課程介紹與海水的物理性質、海洋觀測 楊穎堅
第2週 2024/09/13 海流 楊穎堅
第3週 2024/09/20 波浪與潮汐 楊穎堅
第4週 2024/09/27 海洋生物與環境 魏志潾
第5週 2024/10/04 海洋生物多樣性 魏志潾
第6週 2024/10/11 海洋生態系 魏志潾
第7週 2024/10/18 海水的成份與物質來源 謝玉德
第8週 2024/10/25 期中考試
第9週 2024/11/01 元素分布與生地化反應循環 謝玉德
第10週 2024/11/08 海洋酸化與污染 謝玉德
第11週 2024/11/15 校慶
第12週 2024/11/22 全校運動會
第13週 2024/11/29 海洋地質地物探勘 張翠玉
第14週 2024/12/06 海底形貌與板塊構造運動 張翠玉
第15週 2024/12/13 海洋沈積物與海洋鑽探 張翠玉
第16週 2024/12/20 期末考試

📌 Teaching Method
上課講ptt,就醬,有些老師課程需要會帶一些樣本或工具可以在下課時到前面看看

📌 Course Materials
老師的簡報

📌 Assignments and Exams
1. 千字以上的海洋相關影片心得與科學探討(有附參考影片)
2. 期中期末方式都一樣,約20題選擇,4題問答(各考一半),會有AB版考卷,上下午班都一樣
3. 每週有加分作業(每週1分,最多10分),有些是問答,有些是100字影片心得,看老師

📌 Grading
期中期末各佔30%
書面報告(影片心得)20%
點名出席20%
加分作業額外10%

📌 Reviews & Feedback
先說沒到很推
如果對海洋有興趣的可以修沒什麼問題,教學內容算豐富也有一定深入性
不過有些老師上課會讓人撐不下去,再來海研大講堂雖然大,但通識課人多起來很擠很悶,椅子很硬很不舒服,長太高膝蓋會一直撞到抽屜,再加上網路很差非常差,要看教材或補充影片需要先在其他地方下載好很麻煩,整體上課體驗不好,都在昏昏的狀態下度過
另外也沒有到很涼,對我興趣普通的人修起來有點吃力,不過要拿A不難,如果加分題都有做的話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Course Contents
第1週 02/24 課程介紹與海水的物理性質、海洋觀測(楊穎堅)
第2週 03/03 海流(楊穎堅)
第3週 03/10 波浪與潮汐(楊穎堅)
第4週 03/17 赤道地區洋流系統與聖嬰事件(楊穎堅)
第5週 03/24 海洋地質地物探勘(王珮玲)
第6週 03/31 海底形貌與板塊構造運動(王珮玲)
第7週 04/07 海洋沈積物與海洋鑽探(王珮玲)
第8週 04/14 期中考試
第9週 04/21 海水的成份與物質來源(謝玉德)
第10週 04/28 生命教育大學堂: 生命教育中心(廖鴻基)
第11週 05/05 元素分布與生地化反應循環(謝玉德)
第12週 05/12 海洋酸化與污染(謝玉德)
第13週 05/19 海洋生物與環境(魏志潾)
第14週 05/26 海洋生物多樣性(魏志潾)
第15週 06/02 海洋生態系(魏志潾)
第16週 06/09 期末考試

📌 Teaching Method
ppt講述

📌 Course Materials
教師自製ppt

📌 Assignments and Exams
平常沒作業,期末要交影片觀賞心得,期中、期末都是20題選擇+4題問答,然後有分AB卷

📌 Grading
出席成績 20%
影片觀賞期末心得報告 20%
考試 60%
加分問答 10%
總計 110%

📌 Reviews & Feedback
熱門通識課,內容大多是在介紹海洋,感覺有點像高中地理&地科課的加深版,每位老師的投影片都做得蠻豐富,也都很用心地講解,認真聽其實可以學到不少知識,但沒興趣的可能會聽到很想睡覺(比如我XD)
每堂課後都有加分題,內容不會太難,記得一定要寫(拿分的好機會!)
期中期末跟考古重疊不少,有刷考古題就有一定分數,但想拿高分可能還是要多看幾遍ppt(會考一些細節)
平常都沒作業,只有期末需要寫影片觀賞心得,心得平均給分落在B+到A-附近,沒有到很寬鬆,要拿高分可能要有一定篇幅!然後每次上課都要簽到,然後第二節助教會隨機抽點,所以最好不要翹課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Reviews & Feedback
轉載自 PTT 作者 ID: JeanJacinto (AcctLoser)
哪一學年度修課:107-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楊穎堅、王珮玲、溫良碩(換化學老師之後還沒有評價文,所以發個)、魏志潾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δ 課程大概內容
一樣,不再贅述。
四個老師四個領域,第二個老師影片很多。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五顆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一樣@@
特別講一下新的化學老師,上課會稍微洩題但只會點到觀念,不像上個化學教授那麼瘋狂
,建議大家還是上課稍微分一隻耳朵聽,不然就是認識一些好同學也蠻有用的,再不然考
前上板問那些會考也是可。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一樣,涼甜不小氣,出席20%(含抽點)、期中期末各30%、影片報告20%,CEIBA討論區加
分1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這次期中期末個人都覺得很簡單、不刁難,上課可以不聽考前讀完投影片就90以上了,心
得報告我是花滿長時間寫了快3000字,A+,加分的參考一下其他人回覆、自己查一些資料
就好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要分發的加簽,不用領加簽單,祝大家好運。
Ψ 總結
快樂通識地位沒有因換教授改變,大家放心選。

--

原文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62171475.A.79D.html

Not Detailed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