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economics
Instructorhui wen koo
DepartmentDepartment of Finance
Credits3
Last Offered Semester109-1

Average Rating


 Quality
4.0
 Easy A's
4.0
 Freedom
4.0
 Workload
3.0

Not offered this semester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Course Contents
下學期:
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廠商的生產決策、競爭均衡的形成、獨占與寡占市場結構探討、訊息問題與外部性問題、政府的角色、一點CAPM

📌 Teaching Method
疫情高峰期間為非同步,因老師語速極慢,個人較喜歡非同步方式

📌 Course Materials
老師版書,僅作業部分題目會用到教科書 Landsburg, Steven E. (2014).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9th edition,

📌 Assignments and Exams

作業:小組交一份,每組6~8人、經濟系不得超過3人,每次作業約4~5題,約兩週一次

考試:皆為計算題,每一分都是總分一分,不小心失手會沒有A+喔!寫考古題對熟悉題型會蠻有幫助的,偶爾會有一些有趣的題目

📌 Grading
作業20%
小組報告及相關活動10%
期中期末各35%

📌 Reviews & Feedback
其實真的不硬、計算不多,老師更重視直覺推導,懂背後的直覺也才寫得出作業題目。

如果對經濟學有興趣都可以找老師討論各種問題,老師很強!

甜不甜看期考有沒有失手,A+約20%,但可能因為是鐵三角名聲的原因(?)外系比例偏高,要考慮會出現不少強者……

駱明慶老師班的數學聽說會更多,想要更多計算可能要去別班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Reviews & Feedback
轉載自 PTT 作者 ID: goldenfire (喵吞.Freeman)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5學年度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古慧雯教授 人稱古媽
據說是什麼死亡三角之一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經濟系大二必修
理論上是希望先修過經原跟微乙
但我覺得經原沒修過沒關係,微積分要有一點高中的微積分底+會偏微分

δ 課程大概內容

老師的網頁這樣寫:
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廠商的生產決策、 競爭均衡的形成、
獨占與寡占市場結構探討、 訊息問題與外部性問題、 政府的角色。

今年上課與考試的進度:
上學期期中:
CHAPTER 1 Supply, Demand, and Equilibrium
CHAPTER 2 Prices, Cost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CHAPTER 3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CHAPTER 4 Consumers in the Marketplace
CHAPTER 5 The Behavior of Firms

上學期期末:
CHAPTER 6 Production and Costs
CHAPTER 7 Competition
CHAPTER 8 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CHAPTER 9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下學期期中:
CHAPTER 10 Monopoly
CHAPTER 12 The Theory of Games
CHAPTER 11 Market Power, Collusion, and Oligopoly
CHAPTER 13 External Costs and Benefits

下學期期末:
CHAPTER 14 Common Property and Public Goods
CHAPTER 18 Risk and Uncertainty
CHAPTER 15 The Demand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CHAPTER 17 Allocating Goods Over Time
CHAPTER 16 The Market for Labor

除此之外,還有報告 Friedmans 的 Free to Choose(1979) 1~8 章
以分組報告的方式呈現
大概每半個學期報告兩章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想上高品質的個經:★★★★★
不喜歡課後練習而且想拿高分:★
凱因斯的追隨者,痛恨 Milton Friedman: -★★★
想要很厲害而且會跟你聊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助教:★★★★★
(這裡寫爽的,因為助教碩班畢業惹~~)

整體推薦指數:★★★★ + 0.5★
老師上課上得很好,但我覺得老師的評分方法有改進空間所以扣半顆星
後面詳述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Landsburg, Steven E. (2014).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9th
Milton and Rose Friedman (1979). Free to Choose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學期第一堂課,古媽就用她那不笑時看起來很兇的臉跟大家說:
「我每年的教學評鑑都很高分,
只是我認為最好的教學評鑑就是學生的成績。
根據往年學生的成績,我覺得我可能教得不太好。

因此這學期,我決定改變上課方式。
你們大家分組報告給我聽,我來看看需不需要加強。」

所以這學期的上課方法就是,
每當要進入一個新章節的時候,會有一組上來報告本章重點,
至於其他組就交一份章節摘要。
老師聽完之後會再上一次她覺得該強調的重點,以及一些基礎知識。

老師上課的方法是板書
老師會從一些很基礎的地方開始推導理論
例如在講消費者行為的時候,老師會從偏好應該具備哪些條件開始討論。
除了理論以外,老師也會分析一些課本中的範例。

但與課本不一樣的是,課本可能只有兩三句話用文字敘述帶過。
老師會把這些範例跟理論用數學模型代出來
並由此分析一些重點
例如奈許均衡、社會福利、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等。

每上完一個章節之後,老師會公布作業
通常在下一周,助教就會來帶大家討論作業習題
作業每一組要交一份。然後助教會在課堂上抽點人來解答。
助教會負責電你(X)
補強講解不完整的地方還有解答大家都不太會的題目(O)。

課本以外,如上所述,老師會要大家報告 Free to Choose
報告方式就是每組輪流上台報告,每次報告時,沒上來的小組要交一份摘要。
跟課本報告很像。

除了課程之外,老師偶爾也會跟大家分享她做的台灣經濟史研究
例如裕隆的引擎、早植法、米價比準法......等,
當作課外補充。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評分方式如下:
討論報告 (21%(=(9+3*4)), 作業 (1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40%)

討論報告如上所述,就是小組的上台報告或者摘要。
作業的話就與討論報告類似,一樣是小組成績。
差別在於如果你在討論課被助教點到上台回答的話,
你本次的成績就是這次回答的分數。
根據助教所述,通常會比該次作業分數高。

上學期的等第分布我沒紀錄
下學期的等第如下:
A+:3/A:5/A-:12/B+:8/B:5/B-:3/C+:3/C:5/C-:2/ForX:7
上學期的時候有8X人來修,據說只有當4人。
下學期期初53人
期末只剩下46人,簡單來講,拿到F的全部都是停休的同學。

雖然拿A+的人頗少,但古媽本學期沒有當人
所以應該算是有比以前的時候甜了(嗎??)。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每章節上完之後,老師會出3~5題的練習。
有的是老師自己出的題目,有的是課本習題。
這些習題幾乎都是應用問題。

考試題型就是一般close book的筆試,不能用計算機。
考卷上每一題都會標該題佔該學期的總分多少。
由於分數的最小單位是0.5,也就是每錯一個小地方扣0.5分
但每一題大概也才1~2分,了不起3分,所以扣起來特別痛。

好消息是,單次考試的滿分通常會超過該考試
例如下學期期中考雖然佔分30%,但是滿分是31分
所以就算被扣了1分,還是可以分數全拿喔 > <
(聽起來沒有很吸引人)

但我並不是很喜歡老師的考試,因為老師考試題目全部是應用問題。
個體經濟常見的問題就是最適產量、最適消費、最適價格...這類問題。
而這類最適化問題要寫得非常完整,可能要從存在性之類很底層開始寫
並且噴掉很多張紙。
考試這樣寫就會寫不完。

不過因為這門課是個體經濟學,不是數學
所以老師不會要求大家些得那麼詳細。
至於要寫得多詳細呢?
這就要靠多寫作業來知道老師的focus重點在哪。

除此之外,老師上課的重點也是擺在理論以及案例分析。
我覺得老師應該要多用大家分析的能力來評分,
例如考像是分析案例的申論題(雖然我很不想寫申論題)
或者分數放在作業放重一點
會讓老師的考試跟教學關聯性比較大一些。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通常3類加選都能選到。
不點名,要吃點心、要睡覺也OK。

但如果助教課全組沒出現,助教點人沒人上台
那該次作業的分數就飛走惹喔~~~

Ψ 總結

古媽上課非常的認真,其實我覺得老師的講解非常清晰
聽完她的課會有種好像自己也變成經濟學家的感覺XD

老師很願意回答大家的問題,害羞不敢在課堂問可以去Office Hour找她聊天。
我常常在讀課本或做習題的時候重點擺錯,所以常常去找老師發問。
對於我提出的問題,老師並不會敷衍了事。
她會認真去分析它,並告訴我我的盲點是什麼,
或者我考慮到的重點與課本作者考量到的差別是什麼。

雖然我大一的時候因為某葉的經濟學二所以討厭經濟學,
但因為古媽的用心,所以我又開始覺得經濟學很有趣。

雖然我覺得古媽的考試未達盡善盡美,
不過這非無可補救,多做習題即可。
但如果是想要上一門能促進思考的經濟學,
古媽的個經絕對值得一上。


--

原文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99760425.A.793.html

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Reviews & Feedback
轉載自 PTT 作者 ID: head2isway (頭頭是道)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4學年度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古慧雯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經濟系大二必修。江湖傳說中的死亡三角之一。
外系選課建議修過經原上下,微積分應該是非必要(吧
δ 課程大概內容
直接複製自98學年度評價:
上學期 : 供需理論、消費者行為與選擇、 廠商行為、生產者理論、
完全競爭市場、福利經濟學、價格的功能
下學期 : 獨佔、賽局理論、寡占、外部性、共有物與公共財、要素

對照課程網站上的課程內容:
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廠商的生產決策、 競爭均衡的形成、
獨占與寡占市場結構探討、 訊息問題與外部性問題、 政府的角色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古媽是好老師,但是非誠勿試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Landsburg, Steven E. (2014).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9th edition.
我用舊版(8th edition)課本,對照新版應該是章節後題目的題號略有不同
慣用二手書的人寫習題的時候,可以跟助教/同學確認
但是個人修課經驗顯示,沒課本也沒什麼關係,
不如說若是習慣不上課,自己唸課本應付考試的人,可能還會抓不到考試的點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古媽上課以板書為主,沒有投影片。
但是主要是要聽古媽講課,才會知道該概念在講些什麼
板書只有特別重要的公式才會寫,但冗長的計算過程會被跳過,只留精華部分
古媽的語速稍慢,停頓點蠻多的(大概是在思考要怎麼樣講我們才能懂Q_Q)
如果像我一樣習慣上課滑個手機、恍個神回來發現人事已非,
沒抄到重點的人,也有挽救方法, 複習時可參考台大經濟資料庫的一份電子檔筆記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紮實分、紮實分、紮實分。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分數: 討論報告 (20%), 作業 (5%), 小考 (20%), 期中考 (25%), 期末考 (30%)

包含期中期末前各一次小考,
考卷最上頭皆會標示那張紙上面的題目佔學期總成績的幾分
當寫完基本題型不知道該幹嘛,準備思考人生之前,
推薦大家可以算一下學期成績會從幾分,開始往下跳水噢^.<
而且古媽習慣考完直接檢討,所以當天就可以檢驗學習成效:)
有時候配分會稍微多個1~3分,若您是強者可以全拿,就是您的。
(比如一次小考佔10分,滿分11分;期末考佔30分,滿分33分之類的),
但實驗結果通常都拿不太到古媽的放送XDDDD
上學期似乎沒有調分,學期成績就是加總起來,END。
這學期在閱卷時跟助教哈啦,據說古媽對於我們的期末分數感到很憂傷,
反正她對最終的分數做了分組的調整,譬如說她看68分左右的同學蠻多的,
她就把那附近的等第調到B,但不知為何A+邊緣亦同升到91.8分XDDD只好幫哭哭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先說明【作業】
除了教完一個章節會有一份習題要寫之外,另有分組報告。
習題部分:
若當週有習題,就會有一節變成助教課,叫組別上來解題,算是一種翻轉教學
如果同學講得不夠清楚/解題錯誤,助教會再詳細說明一遍。
血淚建議是跟著上課進度搞懂習題會比較好,累積在考試前會蠻麻煩的,
比較久遠的考古題、課本題目都可能變成習題,不過跟去年的習題應該會長得蠻像的哈哈
據說習題課的做法,古媽在跟助教討論要怎麼樣改變,才會讓大家比較願意學習
所以搞不好下學期會做調整喔~
(改成抽點個別同學上台解題,解對加分,解錯扣分之類的)

報告部分:
寫習題和報告都要跟組員一起進行,好的組員讓你上天堂
去年和今年第一次報告皆由Ch2的Gains of Trade開頭,分析台灣的比較利益
接下來是報告指定的論文(不論是中文版還是英文版都有點難讀)、
一個自行選定題目的Case(需與經濟學相關)、
一個指定題:本學期為募兵v.s.徵兵,
下學期變成兩篇論文,一個Case。(因為人數不足,少了一組Case)
負責的組別要上台報告大概1堂課左右的時間,
古媽會在台下負責電你們(X),同學和老師會針對報告內容發問(O)
不論是論文或是Case, 各組皆須準備, 並在討論當天開始前繳交「一頁」的報告。
一頁的報告對於不用上台的組別來說,其實不算很大的負擔,
但上台報告真的要好好做,會在收集資料和跟古媽討論的過程中收穫很多,
這學年的組別都蠻認真的~題外話是報告寫得好的話,可以加分噢!

【考題】
小考搞懂作業和歷屆的考古就差不多啦,出的方向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期中期末的話就比較難以預料,尤其是期末,古媽可能會從報告中有趣的部分,
出從未見過的變化題來測試大家,但基本上不脫離她上課講的觀念。
她近年來出題難度應該偏比較和善(除了剛考完的期末,GG)
然後她會在考試完之後,先抽幾張她覺得很厲害的同學的考卷出來改,
會以那幾位同學的答案作為助教批改參考依據,
不過若整體太慘,會再往回調整加分
像是今年有位同學零失分狀態下總成績103.6,拿這張當依據改就不太公允XDDD
(這張應該是所謂的,「詳解」,閱卷時有看到的同學就知道我在說什麼XDDD)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不重出席率吧,沒點過名,也不管遲到吃午餐喝下午茶早退翹課的
但是習題課記得小組要有人出席(!),要記得交習題和報告XD
相較於蔡崇聖老師的個經,古媽的個經人不算多,加簽應該沒有任何困難才對
Ψ 總結

古媽是好老師,個經也是一門獲益良多的好課,所以我才在這邊寫推薦文
古媽很樂意在課堂上與同學討論問題,但是這一學年來,除了幾位特定的同學外,
很少有人跟老師互動。通常是她一上課先問:「有什麼問題嗎?」,得到一片死寂。
對於發問的意願低落,個人是挺羞愧的......
不過,我認真覺得要修個經的人可以考慮古媽,不會讓你失望。
今年度的助教應該也會續任,在習題課後或office hour去問問題,
助教都會認真幫你解答,寄信回覆的效率也蠻高的,對於學習來說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總之,選古媽,就對了。

--

原文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66949778.A.F13.html

Not Detailed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