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ity

Easy A's

Freedom

Workload



📌 Course Contents
Computing Platform & Evaluation Metrics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Linker-Loader
Single-Cycle Datapath & Control
Pipeline
Memory Hierarchy
Virtual Memory
Multiprocessor

📌 Teaching Method
據說是從上一年開始「翻轉教學」,需要分組。
上課前要把教授先前錄好的影片看完,另外每個小組也需要提供小考題目。

上課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是老師會先帶過這週進度的重點並用助教的程式(?)抽人回答問題,抽到發現人沒到的話似乎會被登記,不確定會有什麼影響。另外助教也會講解上週小考題目的解答。
第二部份是助教會公佈一些題目,會到小教室讓各組討論題目,題目應該只有部份是來自各組的出題。
第三部份是 NTU Cool 上的小考,小考題目基本上是從剛剛的那些題目裡面選兩題稍微修改。

📌 Course Materials
老師的投影片
課本是 Computer Organization &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RISC-5 Edition, David A. Patterson and John L. Hennessy

📌 Assignments and Exams
一個組語作業,三個 Verilog Lab,Verilog 的部份基本上在實做 CPU
期中期末考就是常見的那樣,據說有點像課本題目,難度普通

📌 Grading
20% Homework, including:
* RISC-V assembly programming
* CPU design Lab 1: Single cycle CPU (simple Verilog exercise)
* CPU design Lab 2: CPU pipeline
* CPU design Lab 3: Branch predictor
70% Exams
10% Class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 quiz)

然後是按全班比例給等第

📌 Reviews & Feedback
有鑑於更改上課方式後似乎沒看到心得文所以來分享一下。改成這種授課方式其實身邊朋友大多數都不喜歡,課前影片的份量其實不算少,大部分介於 1~2 小時之間,但上課時間並沒有縮短。錄影的品質有些不佳,有些剪接的部份並沒有處理好。在前幾次上課時老師要抽人回答的問題描述不是很精確,但被抽到的同學如果沒有給出她想要的回答的話感覺就有點不悅,可能會被紀錄。不過這種情況在後來有改善,老師說只要有回答就可以了,氣氛也變得比較好,有時候同學沒有講得很清楚老師反而會自己說出答案。另外抽人的程式感覺怪怪的,有幾個人被抽到了很多次,但也有些人整個學期完全沒被抽到過。

作業的部份如果沒有學過 Verilog 也沒關係,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學過,助教也會有個簡單的教學。基本上就是在接線,照著 data path 接出 CPU 就可以了。考試的部份中規中矩,不會太刁難,把投影片念熟,課本題目可以寫一下,應該成績就不會太難看。

分數的部份,會調,根據身邊的人看起來大概是往上調一個等第,A+ 比例約有 15%,跟 DSA, ADA, OS 那種只有 10% A+ 的課好很多了。

雖然我覺得這門課有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修完還是可以讓我對電腦 CPU 的運作有更加了解。老師有提到不是每個人都會走這方面,但希望修完這堂課大家能記得寫出 cache friendly 的 code~